8:00—18:00服務熱線:
153-5080-4899
橡膠制品加工工藝要求非常嚴格,主要包括以下六個基本工序:原材料準備、塑煉、混煉、壓延或壓出(即擠出)、成型和硫化。
在原材料準備階段,主要材料包括生膠、各種配合劑、以及作為骨架材料的纖維和金屬材料。其中生膠為基本材料;配合劑是為了改善橡膠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輔助材料;纖維材料和金屬材料是作為橡膠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強機械強度、限制制品變型。
接下來是塑煉工序,塑煉的目的在于使橡膠在機械、熱、化學等作用下切短大分子鏈,暫時失去其彈性而增大可塑性,以滿足制造過程中的工藝要求。例如,使配合劑易于混入,便于壓延壓出,模壓花紋清楚,形狀穩定,增加壓型、注壓膠料的流動性,使膠料易于滲入纖維。
然后是混煉工序,混煉的目的是將配好的膠料與各種配合劑混合均勻。緊接著的是壓延或壓出工序,通過這一工序將混煉后的膠料進行壓制成所需形狀。隨后進行成型工序,借助陰、陽模具將膠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熱成型。最后一步是硫化工序,通過加熱使膠料中的生膠與硫磺反應形成交聯結構,讓橡膠變得更具彈性和耐用性。
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橡膠的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工藝特性。同時,橡膠制品應具有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如抗拉強度、硬度、耐磨性等。因此選擇適當的橡膠類型和配方以及嚴格控制加工過程是保證橡膠制品質量的關鍵。